本並不低,哪怕這只是一個不怎麼樣的小縣城,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品質,那基本是沒有的。
而豬肉多少錢一斤?!
每天價不一樣,基本在二十錢到四十錢之間浮動,也就是說,趙玉和打一天柴,未必能買得了一斤豬肉,哪怕不吃吧,除此之外呢,沒房子,得租,一年四季的衣服呢,還有吃的菜呢,哪怕打柴挖點野菜和野物維持生活,省點開支吧,但穩定性真的太差了!
所以找個主家幹活是最好的。像趙玉和這種沒手藝的人,只能打柴,要麼打零工,而打零工,也未必能掙多少錢,去扛貨,一天到頭,未必掙的就比打柴的多,畢竟這縣城不是什麼大型的物流集散地,想找扛貨的活,也少。
鄧智林問他道:“這麼好看的孩子,怎麼會丟了?!都養這麼大了。”
“趙兄撿到小凡的時候,這孩子發著高燒呢,身上都燒紅了,還起了疹,”張廣才道,“只怕是怕養不活了,又沒錢治,就給扔那了,趙兄撿回來,也沒找大夫,只弄了個偏方,湯劑啥的一瞎喂,這孩子算命大,竟然疹子消了,十來日左右就好了。現在就活蹦亂跳的。一開始趙兄也問了城外各村的人,哪家丟了孩子的,想把孩子送回家去呢,他也是怕養不活,可是一是問了幾天,也沒人來找,都說沒丟了孩子的,二呢,是這孩子是個記恩的,死活不肯走,說是要給趙兄當兒子,以後孝敬他。這不,趙兄就有個兒子了……”
鄧智林聽了挺感慨的,別說古代孩子生病有扔了的,也有現代人,孩子病了,往醫院一扔,家人消失不見的,新聞上常見。
“這是緣份啊,”鄧智林笑道。
“可不是緣份嗎?趙兄無兒無女的,又沒個老伴,有個兒子就挺好,以後有人照顧,死了也有人摔盆,家裡父母祖輩也有人上墳燒紙,也算有個後了,”張廣才道。
“行,就安排上吧,這父子二人如今住哪兒呢?!”鄧智林道:“若是賃了屋,就退了,搬來我這住,我這還有空屋呢。”
“叔真是好人,”張廣才道:“不用我開口,叔就知道心疼人。”
說罷便對小凡招手道:“快來,叫老爺,給老爺磕頭,你以後有家了,關叔說了,叫你們搬來住。”
鄧智林是真醉了,忙道:“別跪,別跪,我頭暈……”
只是市井小市民,弄個啥的地主老財的規矩?!還叫老爺?!
可他攔不住小凡的機靈勁啊,這孩子往地上一跪,馬上就磕頭,道:“老爺好!謝謝老爺!”
鄧智林趕緊拉他起來了,道:“以後用不著喊,你叫我爺爺就成。”
小凡看向張廣才,張廣才笑道:“還不叫爺爺?!”
“爺爺好,”小凡忙道。
“這才乖。”鄧智林道:“以後你就跟著開涵,是我五兒子,你叫他五叔就行!”
小凡點頭應了。
趙玉和也要跪,鄧智林忙拉住了他,道:“用不著這樣,收拾一下就搬來住,家裡的事就交給你了,平時呢,有空我自己燒飯,若是沒空,你就燒一下。其它的活,你看著辦,我也不知道怎麼弄,反正就是這麼弄吧。”
他也不耐煩一件件的叮囑,眼裡有活的人,不用人叮囑。之所以自己要做飯,是因為自己要練手藝,二呢,也是怕窮習慣了的人做飯是真不捨得放油鹽啥的。況且趙玉和怕也沒啥廚藝可言,這要是菜裡缺油少鹽的,他真受不了。
趙玉和忙點頭。
“以後叫我關叔就行,”鄧智林笑道:“我算高你一輩吧?!月錢呢,就給二百文,你看怎麼樣?!”
趙玉和已經喜出望外了,忙道:“行,謝謝關叔,謝謝。”
別小看二百文錢,這趙玉和打柴的確掙的不止二百文,可是除去賃屋子的錢,吃喝住啥的,一個月也所剩無己。
然而,現在住到關家,吃喝住全解決了,不管以後包不包衣服啥的,這二百文就是能攢下來的錢財,那能一樣嗎?!這一進一出的,可真的是不一樣了!而且吃喝還是一大一小兩個的全包了。
這要是換個人家,都未必樂意他帶著小的進來。
二百文錢的購買力,若是在古代買豬肉的話,的確買不到幾斤,豬肉在古代算奢侈品,但是若買其它的話,二百文錢,相當於現代二千塊錢,買布也好,買其它零嘴兒也好,哪怕天天吃菜啥的,普通市井小民家裡,絕對用不了二百文錢,也就老頭能造,所以花起錢來,感覺特別能花的樣子。
換個省錢的人,才知道真正的購買力是啥。
“先家去收拾東西,儘快搬吧,”鄧智林笑道:“正好搬來了,也幫我把家裡院子,裡裡外外的給刷一遍。”
趙玉和道:“成,這個我擅長。”
他低頭彎腰,謝過了關興,便帶著小凡先回家去了。
張廣才也吃完早飯了,起了身,笑道:“叔,那我回去了!”
鄧智林笑罵道:“吃完了還不走,送我送你出門啊?!”
張廣才一溜煙的跑了,身後還傳來鄧智林的聲音,道:“等忙完了,請你吃飯,這個事多謝你了!”
張廣才嘿嘿笑著跑了。
鄧智林這才剁點菜梆子餵雞,那幾只雞都餓的咕咕叫了,鄧智林一面喂一面樂道:“也不下幾個蛋吃吃,光知道吃菜啊?!”
雷哥進門聽見,也樂了,道:“叔。”
鄧智林笑道:“你咋來了?!”
“送點羊肉來,”雷哥羊肉塞紙包裡呢,他向來知道低調,不像關開華,送點好的,那是個大搖大擺,巴不得全縣城人都知道的德性。
“多謝。”鄧智林道:“勞你掛心。開華也送了肉來。加上這羊肉,極好。今天家裡要進新人來,正好吃一頓,只是以後別破費了。”
雷哥道:“成,以後叔要吃,跟我說聲,我就送來,或是叔去我那攤子上拿都行。”
鄧智林笑著謝了。雷哥又問了新人的事,才知道家裡來了對做活的父子。
雷哥也沒久留,放下羊肉,便匆匆的走了。
關開涵回來的時候,鄧智林也收拾好了,道:“我出門去了,你在家溫書,一會兒趙玉和父子搬來,你就將他安排在耳房住。”
這院子雖破,但是勝在大,若不然當年孫氏還在的時候,家裡五個兒子,也不可能住得開啊?!
家裡柴房有,廚房有,院子大,屋更是多,後來兒子分出去了,屋子也就空了,當雜物房住,有好幾間呢,空一間給他們父子住,綽綽有餘。
關開涵問了這事,點頭應了。
鄧智林這才拎了禮出門去了。
趙玉和父子本就一窮二白,哪有多少東西?收拾出來也就用一擔子挑了,退了賃的屋子,然後謝過了左鄰右舍的照顧啥的,還特意買了一斤瓜子各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