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腦版
首頁

搜尋 繁體

2202節 你心可變?

熱門小說推薦

最近更新小說

<!--go-->

夜星沉言落,蕭楠、趙佶再度思索。誚

每個人見識不同,認知自然在不同的層次。

蕭楠更像個優秀的好學生,嚴格按照規矩來,甚至可說嫉惡如仇。趙佶幡然醒悟,走向修行之路,開始對自己的過往進行審視,摸索、改正中前行。

積習難改,通俗點說,修行是在修正身心在過往期間和世俗耦合時產生的不正確連結,也可以認為是改掉壞習慣。

這麼一說,又像是雞湯灌溉,可如何明辨習慣好惡,卻需要一顆可以明辨的心,不然很容易留下壞的,驅逐好的。

夜星沉有明辨之心,徑直從思想層次的點明關鍵——法為意塵,每個方法都是意念在揚塵,區別只是有的如狂風席捲天地,有的如止水微瀾。

不然釋迦何以說——法尚應舍,何況非法?

在釋迦看來,這個法,意之微塵同樣要捨棄的,因此他才對哪怕是菩薩的弟子反覆叮囑——你們若有度念,仍舊有塵有相,就始終無法和心性大光明之境融合起來。誚

對菩薩而言,度念要舍,更不要說遠離貪嗔痴三毒這些基本操作了。但釋迦對芸芸眾生信徒的要求就降低很多,只是說你們少點貪嗔痴的執著,就可獲取福報,實在是釋迦深知積習洗去的艱難,唯有讓信眾漸修漸明。

這和小學數學沒有學好,就難以精通微積分同樣的道理。

夜星沉明理徑言——釋迦所言的福報是可以清醒的去選擇你的人生道路,不用再受紅塵擺佈。你們求的是紅塵爛醉,一覺不醒,這完全南轅北轍,如何能達途?沈約、琴絲對此自然一聽就明,可落到蕭楠、趙佶耳中,又變禪機。

Loading...
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網頁】or【關閉小說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Chrome谷歌瀏覽器】開啟並收藏!
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網路。
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