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!--go-->
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,作為嘉穀的長期戰略,得到了一致的認可。
說起來輕鬆,但怎樣加大投入,又是另一個問題了。
但是,就現階段來說,嘉穀體系將糧食生產重心落在國內,是管理層的共識。
去年,官方對糧食形勢的結論是“從中長期發展趨勢看,受人口、耕地、水資源、氣候、能源等因素變化影響,糧食供求關係將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的趨勢難以逆轉,我國糧食和食品安全將面臨嚴峻挑戰。”因此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,建立穩定可靠的進口糧源保障體系。
把糧食安全作為農業走出去的目標貌似不錯。但是,從企業實踐的角度來看,國家目標與具體政策並不配套。假如嘉穀走出去到海外種糧食,收穫的糧食想要運回國銷售,其實很難!
丁顯建議道:“我國加入世貿之時,為了保護國內糧食生產,對主要糧食品種設定了進口配額指標;而且在進口配額中,國營貿易分配的份額佔大頭,民營企業沒有配額就無法運回國銷售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,我們最好是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應該落在國內。”
齊政暗暗點頭,進口配額確實是一個攔路虎。嘉穀之前在海外的農業生產投資不是大豆就是牧草,最大的原因就在這了。而且在可以看得見的未來,在海外大規模種植糧食運回國內銷售都是一個難題。
Loading...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】or【退出閱讀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嘗試更換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Edge瀏覽器】開啟多多收藏!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、Wifi。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