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阿瑪,我們在蘇州要待幾天啊?”
“你皇瑪法要在蘇州待上一段時間,最少要待上十天。”
“太好了,我要趁機把蘇州玩遍。”
果然如四爺說的那樣,戌時四刻,船隊抵達了蘇州。
蘇州正下著大雨,康熙老爺子就沒有下船,把蘇州當地的官員招到船上來了。
弘晟在自己屋子裡拆裝船舶模型,聽著外面傳來喜慶熱鬧的聲音,心想又來了。
“四阿哥,您不去看看歌舞表演嗎?”趙德海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樣,“奴才剛剛回來的時候,看到蘇州官員送來不少美女,其中有蘇州最有名的花魁的蘇墨琴。”
“花魁蘇墨琴?”果然是這個套路嗎?
“四阿哥,您有所不知,這個蘇墨琴不僅是蘇州有名的美人,也聞名整個江南。”趙德海一臉激動地說道,“聽說不僅有傾國傾城之姿,還是聞名江南的才女,最重要的是她唱曲十分好聽,江南不少達官貴人為了能聽她唱曲,經常一擲千金。”
弘晟興致缺缺,“沒興趣。”
“四阿哥,您不去聽她唱曲嗎?”
“不去。”弘晟抬頭看了一眼趙德海,“你要是想去聽,那就去吧。”
“您不去,奴才哪敢去。”趙德海是很想去看看這個蘇州花魁,看看她有沒有傳聞中那麼美。可是,他要是不在四阿哥身邊伺候跑去看美人 ,被他師父知道了,他就死定了。
“我叫你去的,你怕什麼。”
趙德海實在是抵不住好奇,“那奴才這就去看看。”
“去吧。”
趙德海離開一會兒後,弘晟就裝好一個船舶模型,隨即拿著鵝毛筆把這個船舶模型的構造圖畫了下來。鵝毛筆是他額娘“蘇”出來的,用它畫構造圖十分方便。畫好構造圖,他開始給這艘船進行“改裝”。
從去年開始,弘晟就開始參與一些船舶的設計與改進。為了不誇張,他“藏拙”了不少,只是在劉船揚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一些設計和改進。
日成號還有很多地方不足,他得一點點地把日成號改裝成最先進的戰船。但是,現在不能一次性就把日成號改裝好,不然太招搖了。
給剛剛拆裝好的船舶模型不足的地方修改好以後,弘晟接著開始設計他的“日成二號”。日成二號是在日成號的基礎上,進行修整改進。
不知道過了多久,趙德海回來了。
“四阿哥,皇上把蘇墨琴賜給廉親王了。”
“啊?”弘晟一臉詫異,皇瑪法把花魁賜給八叔做什麼?話說回來,當眾把一個花魁賜給兒子,這麼做是不是不太好?
“皇上真的把蘇墨琴賜給廉親王了。”
“我八叔什麼反應?”
“四阿哥,廉親王自然是歡歡喜喜地收下了。”
弘晟心想也是,哪怕八叔在不願意,也要滿懷感激地收下這個花魁。
“皇瑪法還賞了誰,我阿瑪有沒有?”
“沒有,只有廉親王被皇上賞賜了花魁蘇墨琴。”
只賞賜給八叔?其他人沒有?
皇瑪法這是在真的寵愛八叔,還是在羞辱八叔啊?
“四阿哥,您沒看到,萬歲爺把蘇墨琴賞賜給廉親王的時候,其他人都羨慕死了。”趙德海咂舌地說道。
弘晟抬起頭來,斜了一眼趙德海:“你也羨慕?”
“奴才雖然不是男人,但是說實話是挺羨慕的。”趙德海倒是誠實,羞赧地朝弘晟笑了笑,“四阿哥,您是沒看到那個蘇墨琴長得真漂亮,不過奴才總覺得這個蘇墨琴長得像一個人。”
“像誰啊?”
趙德海想了半天夜想不出來像誰,搖搖頭說:“奴才瞧著有些眼熟,但是就是想不起來像誰。”
弘晟沒有把趙德海這句話放在心上,沒有再問他有關晚宴的時候,繼續畫他的構造圖。
等到第二天弘晟見到蘇墨琴的時候,跟趙德海一樣覺得眼熟,不過他很快就知道蘇墨琴像誰呢。
~~~~~
昨天下了一整天雨的蘇州,在次日一早就放晴了。
康熙老爺子在船上用過早膳後,這才率領著眾人下船。
蘇州當地的官員們跪在口岸迎接聖駕,場面十分壯觀。
弘晟依舊跟在老爺子的身邊,在他的身後跟著小北和兩隻神犬。蘇州的官員們看到小北時,嚇得倒抽一口冷氣。不過,他們要比濟寧府的官員鎮定許多,最起碼沒有被嚇到差點失態。
老爺子他們一行人在濟寧府做過什麼事情,蘇州這邊官員早就收到訊息。對於跟在老爺子身邊的弘晟,他們也早就聽說,而且還打聽的非常清楚。其實,前兩年江南的官員都知道弘晟的存在,也知道他深受老爺子的寵愛。只是他們沒想到四阿哥竟然有本事馴服老虎。
弘晟帶著小北上了老爺子的馬車,幸好蘇州官員準備的馬車夠大夠寬敞,不然弘晟又要騎著小北遊街了。
老爺子見弘晟趴在車窗上,好奇地四處張望,笑著說:“如果想要出去走走,你就多帶幾個御前侍衛出門。”
弘晟一聽這話,滿臉驚喜地望著老爺子:“皇瑪法,我可以出去玩嗎?”
老爺子微微點頭:“可以,但是要多帶一些人。”
弘晟撲進老爺子的懷裡,撒嬌賣萌地說道:“皇瑪法最好啦,我最喜歡皇瑪法啦!”
老爺子好笑又和縱容地望著懷裡的小孫子:“記得多帶一些人,不然皇瑪法不放心。”
“皇瑪法放心,我會多帶幾個人的。”弘晟對多帶御前侍衛一點也不排斥,畢竟他的身份擺在這裡。
“明天跟皇瑪法去文廟府學走走。”
“皇瑪法要去給學子們上課嗎?”
文廟府學是蘇州最有名的學府,也是江南最有名的學府之一,不誇張的說是整個江南最頂級的學府。每年有不少學子千里迢迢來文廟府學求學,為了一個名額,可以說爭得頭破血流。
不止這樣,文廟府學是狀元、榜樣、探花,還有進士的搖籃。每一屆的科舉考試,狀元、榜眼、探花中,總有一個人出自文廟府學。前年的探花郎,就是文廟府學的學生。
自古以來,江南出狀元、榜眼、探花、進士,還有名士,甚至是聖賢。毫不誇張的說,朝堂中大部分的人才都是出身於江南。
江南不僅出人才,還是富庶之地,這也是康熙老爺子每隔幾年下江南的原因。老爺子非常重視江南,不然也不會讓陳曹兩家駐紮在江南。
“是去看看。”老爺子每次來蘇州,都會去文廟府學,以表示對讀書學子們的重視。
“那我需要準備什麼嗎,還要背《論語》嗎?”
“你不是把《論語》全都背了下來嗎?”
“是啊,所以我不怕背《論語》啊。”
瞧著弘晟這副自信的模樣,老爺子眼底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