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駐守。三皇子卻早在太子身旁埋下眼線,平日便暗中在他面前說逼宮自立之事;又道如今京中無君,乃是大好機會。太子聞之倒也有些蠢蠢欲動,只是尚思君父之恩,不敢造次。三皇子見他久久不肯上鉤,恐放過如今之機,乃一不做二不休,索性誣太子造反,並偷得其印鑑,偽造證據呈至君前;卻不想今上雖為震怒,倒不曾亂了心神,只令將他拿來聽候發落,因此令太子身邊之人尋機下手,對外詭稱其畏罪自刎;又令人弒了皇后同小皇子,只道皇后恐降禍孃家,自行了斷,以為掩人耳目。
三皇子自以為此事做得周密,然“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”。今上對太子謀反一事心記憶體疑,太子此人雖性情暴躁,行事魯莽,卻暫且不講,更知皇后雖性情剛烈,卻不至狠心如此,依他往日性子,若說焚宮,倒也罷了;只是使小皇子一道殞命,倒為可疑。況當日擒拿太子之事,原是不令皇后知曉的,定然有人走漏風聲,令皇后得知太子死訊。因此暗裡令心腹去徹查此事,幾年下來,也將其間秘辛查出了□□分,不免心灰意冷,卻冷眼再瞧之時,大皇子少年便歿了,二皇子便是太子,也被他設計害死;四皇子生性愚鈍,五皇子便是皇后之小兒,當日皇后焚宮,小皇子亦死於非命,再無人同他爭鋒,若當真剪了他去,自己後繼無人,朝中不免大亂,故而只得將這些事體一概壓在心間。三皇子卻羽翼已豐,對他不過面上恭敬,宛然已將自己當做了這儲君人選,等不及老聖人下世,便在朝中大肆收攏起人馬來。今上觀三皇子全無手足之情,早已心冷;及至四皇子出宮分府不到一年便薨逝,明知是他所為,更是對他厭憎到了極處,故而一直未立太子。即雖再無旁人,卻也不願令此人繼位;如此自欺欺人罷了。如今見了瑧玉生得有幾分像皇后,又深知三皇子性子,倒起了憐才之意,乃想道:“若老三做了皇帝,依著他性子,自然看著此子不過,好歹尋個法兒保全他才是。”如是又想了一回,不在話下。
Loading...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】or【退出閱讀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嘗試更換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Edge瀏覽器】開啟多多收藏!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、Wifi。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