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過一些。
☆、056
康平十六年, 君玲來這個時空已經五年了。這五年,讓君玲學會了很多,失去了許多, 也得到了許多。
村裡的變化也特別大,現在村裡家家戶戶, 都栽有好幾畝棗樹。這兩年村裡因賣嫩蠶豆、薄荷、金銀花的收入,連村裡最窮的人家, 也把竹子夾牆的茅草頂房, 換成了半石半土胚的瓦頂房。更有十幾戶人家,建了青磚瓦房, 其中就包括趙二虎兄弟。
再過兩日,也就是冬月二十二,是趙彩然出嫁的日子。
冬月二十這天,村裡跟君玲相好的人家,都來給趙彩然添妝。楊氏、文氏、張氏各給趙彩然添了一對如意紋的實心銀鐲子, 還有其他像文二孃、張杏等幾人也送了不輕的禮過來。
君玲孃家那邊,更是大手筆的直接湊了一抬嫁妝送過來。加上這些添妝, 趙彩然的嫁妝從十二抬變成了十四抬。
君玲給趙彩然準備的嫁妝, 除了傢俱、被子這些大件,還有李家村的十五畝上等地, 衣服、布料、金銀首飾這些,壓箱銀直接給了五十兩。讓楊氏等人看得直咋舌,說憑這些嫁妝,就能養活王家一家大小了。
現整個趙家, 都籠罩在紅色的海洋裡,牆上、門上到處都貼滿了紅色的囍字,屋簷下掛滿喜慶的紅燈籠,連院子裡的樹上,也紮了紅布條做成的大紅花朵。
二十二一早,村裡的全福人馮氏來到趙家,給趙彩然梳頭。君玲喚了她一聲‘二伯孃’,然後站在一旁,看著馮氏給趙彩然開面。見馮氏用縫衣服的細線,在趙彩然的臉上絞著細小的絨毛,一會兒就把小臉絞得紅紅的,看得君玲都替她疼。
開完面之後,接著開始梳頭,上妝。這個新娘妝,再次重新整理了君玲對新娘妝的認知。但聽到身邊楊氏、張氏、文氏等人誇讚馮氏的手藝好,君玲只好把要說出口的話又咽了回去,跟著一起誇讚。
梳妝完之後,就等著男方家來迎親了。趙彩然的嫁妝早已準備妥當,放在廂房裡。
楊氏等人先出門去,留下君玲母女說些貼心話。君玲給趙彩然科普了一番新婚指南,細細的講了新婚夜要面對的事,聽得趙彩然羞紅了臉。哪像現代的小孩,早早的就看過各種島國大片。
“然兒,娘給你準備的這些嫁妝,你嫁到王家之後要守好。這是你以後在王家的底氣,不要傻乎乎全都拿出來。特別是你的首飾和地契要守好,知道嗎?”
“娘,我曉得的。”
隨著一陣嗩吶聲,由遠及近。村裡的孩子們看到迎親隊伍來了,一路跟著歡呼,跟著迎親的隊伍,擠進了趙家的院子。
趙安平兄弟,連同趙二虎家的幾個孩子,從大門口到趙彩然的房門,設了好幾道關卡,就等著這個即將到來的大姐夫。
王海的迎親隊伍還沒進院門,便遭遇了第一波阻攔--三胞胎小舅子。
狡猾的小十一看見迎親的隊伍,一點也不怯場。與小十郎和小十二手拉著手,並排在院門口,大聲的對王海說:“王海哥哥,此樹是我栽,此門由我開,要想從此門過,留下開門錢。”
王海笑著從旁邊人的手裡,拿過三個紅包,給三胞胎小舅子,一人發了一個。小十一接過紅包,隔著紅紙摸到不少銅錢,給其他兩兄弟使了個眼色,讓開了門,放王海的迎親隊伍進去。
君玲聽見院外的嗩吶聲,知道迎親隊伍到了。從懷裡摸出一支石榴花頭的木簪,十分不捨的對趙彩然道:“然兒,今日你即將嫁做人婦,這支簪子是我在縣城裡找人專門做的。你看,這樣向右旋轉,就可以開啟,簪身是空心的,裡面我給你放了一百兩銀票,這是娘給你留的一條後路。娘希望你跟王海和和美美,白頭到老,永遠都用不到這個銀票。還有一點,就是這支簪子的秘密,你不要告訴任何人,包括王海,知道嗎?”
趙彩然撲進君玲的懷裡,低泣著喊了一聲‘娘’,然後說道“娘,我記住了,我會努力讓自己的日子過好的。”
聽到門外鬧哄哄的人聲,君玲給趙彩然蓋上蓋頭。這時,王海帶著的迎親隊伍,已經闖到門外。
十四歲的趙安平長得俊秀挺拔,走到趙彩然面前,聲音溫和清潤“大姐,我來揹你上花轎。”說完便扶著趙彩然給君玲行禮,三叩首--拜別父母的養育之恩。磕完三個頭之後,由趙安平揹著出了房門。
趙安平小心翼翼揹著趙彩然,趙安揚與趙安康一左一右陪在旁邊,王海跟隨其後。姐弟幾人邊走邊說:“大姐,要是大姐夫婚後,敢給你臉色瞧,或者給你氣受,你一定不要忍著,回來告訴我們兄弟,讓我們替你討回公道。”趙安康剛說完。
趙安揚便接著說:“對對對,二哥說得對,大姐,你一定要記得。我們保管讓姐夫知道花兒為什麼這麼紅。”
後面的王海聽得大汗淋淋,這娶了個兄弟多的媳婦,就是這點不好,動不動就有一群小舅子打上門。看來以後對自家媳婦,只能小心討好,甜言蜜語的哄著,千萬不能惹她生氣。要不然,這些小舅子,一人給自己一拳,就夠自己受的了。
趙安平把趙彩然背上花轎,然後跟王海說:“姐夫,從今日開始,你就是我們兄弟的姐夫,以後可要好好對我們大姐,否者....我想你是知道後果的。”
王海在一旁,使勁點頭說道:“是是是,大弟,你放心,我以後一定好好對待你們大姐,絕不讓她受一絲委屈。”
“拭目以待。”
王海翻身上了騾子,婚禮的禮官開始唱“吉時到,新娘起轎。”
隨著迎親的隊伍越走越遠,剛剛還熱鬧喧囂的院子,不過片刻就安靜了下來。
君玲站在院門口,看著趙彩然的花轎,越走越遠。突然心酸難過得不行,眼淚忍不住就流了下來。自己養了五年的小姑娘,從今天起,就要嫁做人婦,承擔起一個成年人的責任--贍養父母,夫唱婦隨,教養子女。
林氏見一向堅韌的大女兒哭了,走過來安慰道:“玲娘,你也別太難過了,養女本就是如此,早晚都有這麼一天。大丫是個孝順的好孩子,又有這麼多嫁妝傍身,以後會過得很幸福的。你自己教出來的孩子,你要相信她會把日子過好的。”
“娘,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,但我這心裡,總感覺空落落的,忍不住就為她擔心。總感覺她還是個孩子,還需要我的保護。”
“你有這想法很正常,就像我一樣,見你現在一個人孤零零的,總忍不住為你擔心。”
“娘,我現在過得不是挺好的,有這麼多孩子陪著我,每日裡過得,只有雞飛狗跳,那有像你說的孤零零的那麼可憐。”
“好好好,我不說你了。走吧,進去吃點東西,從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