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還有幾個雞蛋,一捧往年曬制的幹筍,頓時就覺得這禮物實在是太貴重了。
史氏看著幾個孩子都是瘦瘦小小的,心裡也是難受得很。他們家雖然日子也不好過,可比這裡還是要好得多,史氏拉著兩個小的說話,杜峰和四娘嘴巴甜,將她哄得眉開眼笑。
楊家在另外的山頭,離這裡比較遠,走路得走上兩個時辰,杜三娘暗道恐怕是天將將亮起來就從家裡出來了,三人恐怕都餓著肚子。
杜三娘進了廚房,當下就生了火,從瓦罐裡小心的拿了一坨油出來,在鍋裡抹了幾下,又趕緊將那還未化開的油舀回罐子裡,然後從櫃子裡抓了一把茶葉出來,放在鍋裡使勁兒翻炒著,過了一會兒加了水進去,等到水燒開,又打了兩個雞蛋,如此最簡單的油茶便燒製好了。這東西是莊戶人家最喜歡吃的,尤其是農忙時間,吃了能提神,幹活也有勁兒。往年她爹孃到農忙時節每天都要吃上一碗才去地裡。
杜三娘撿了大碗舀了端出去,史氏見她做了油茶,笑著說道:“如今都沒得吃的,你還弄這些玩意兒做什麼。”
杜三娘只是站在旁邊抿嘴笑著。
倒是周氏看著不由得食指大動,出門的時候就沒吃東西,婆婆還硬是割了一截臘肉帶著來,可把周氏給心疼壞了。如今這年月日子都過得不好,她家過年時雖宰殺了一頭肥豬,可吃到如今,也是沒剩幾塊了。雖然也知道小姑子家裡困難,可大家的日子也都過得緊巴巴的,她今日跟著來,就是怕婆母兜裡揣了銀錢來接濟小姑一家。
周氏捧著碗喝了一口,她道:“三娘如今是越發能幹了。”
史氏白了大兒媳婦一眼,看向外孫女道:“給你娘裝上一碗,她早上還沒吃吧。”
杜三娘擺了擺手,回道:“我已經給娘裝了一碗。”
說著又給爹爹端了一碗來,杜華盛道:“你也吃。”
杜三娘自來就不喜歡吃這個東西,這味道她不喜歡,她笑道:“爹爹,你吃吧,我晚些時候再吃。“
兩個小的眼巴巴的瞧著杜華盛,杜華盛喝了兩口,便將粗瓷碗遞給兩個小的,說道:“你倆吃些。”
一直到中午了,楊氏才從外頭回來,她臉上曬得紅撲撲的,剛一進院子,史氏就從屋子走了出來。楊氏看見娘來了,頓時就喜笑顏開,喊了一聲“娘”。
楊氏忙將揹簍放下,進了屋子,看見大哥大嫂也來了,心裡也高興。孃家人來了,楊氏顧不得洗漱就過來跟他們說話。
午飯便落到了杜三孃的頭上,好在這裡的人吃飯都吃得晚,莊戶人家基本是天不見亮就出門,一直到早上已時回到家裡,才開時吃早飯,歇歇氣兒又去地裡,真到吃中飯的時候,幾乎就是下午申時了,大部分人都只吃兩頓。吃三頓飯,得是農忙時節,一直到天黑了才會回家,等到吃飯的時候都很晚了。
不過如今災荒年,地裡幹得厲害,老天爺又不下雨,沒什麼要忙的,有時一天吃一頓,吃兩頓,就這麼將養著有口氣兒罷了。
孃的揹簍裡有挖的野生白苕,還有一小把焉噠噠的野菜,也不知走了多遠的路才弄到的,這附近的山頭早已經被村裡的人翻了個遍。
杜三娘不緊不慢的將幹筍抓了一把出來,時間來不及用水泡,便只好放在鍋裡煮開,快速將其泡發開。又切下巴掌大的一塊臘肉,待會兒筍子切成細絲,也能炒一盤。又將白苕撿出來清洗,這東西很不好打理,弄完手又紅又癢,可是今日舅舅他們來了,她也得做些像樣的吃的。
屋子裡,史氏見外孫女主動去了廚房,她心裡滿意,看了兒媳婦一眼,說道:“你去廚房看看,三娘那裡可要幫忙。”
周氏頓時臉色就有些不好看,楊氏忙道:“娘,大嫂,不用管她。她從六歲開始就學著做飯,不用幫忙。”
周氏便又坐了回去,一邊笑著說道:“三娘是個懂事又勤快的,我們一到屋裡,她就煮了油茶來,貼心得很呢。”
“我和你大哥大嫂這次來,是有一件事兒想要問問你。”史氏也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。
第10章 說媒
見母親說得這般慎重,
楊氏問道:“娘,
有什麼話,
您就直說吧。”
史氏望著自己女兒,
說道:“其實要說來,
這話我也只是在這兒說說,
你千萬別有心理負擔。至於成與不成,
還得你們自己拿主意。”
楊氏看著自己老孃,並沒有急著開口詢問,而是等著老母親開口說完。
“這事兒,
也是我一個老姐們兒前些日子回家奔喪時說了一句嘴,說她家那兒有個年輕後生,如今年歲到了,
還沒個媳婦兒,
家裡還算過得去,便是如今這個年月,
家裡也有白麵吃。她託我打聽打聽,
看看有沒有個合適的人,
給說項說項。”說到這裡,
史氏這才笑著道:“我想來想去,
就想到了三娘。那男方家裡沒有老子娘,
就一個人,還有門打鐵的手藝。如今十九歲,雖是比你家三娘大幾歲。不過要我說,
這男方年紀大些,
才更知道疼人。”
說著史氏看了女婿一眼,笑道:“你看華盛對你不就很好。”
杜華盛在家裡並不受待見,當年娶妻的時候,都二十二了,比楊氏大了整整六歲。不過就如自己老孃說的那般,楊氏自從嫁來,雖是被婆母苛待過,杜華盛卻從不未跟她鬧過,連重話都不曾對她說過,更別說動手腳了。
楊氏擰了擰眉,問道:“娘,照你這樣說來,那後生家裡條件也不差,怎的這個歲數了還未娶親?”
“說來,也是個難以啟齒的事兒。”史氏又喝了口水,接著道:“那後生前頭娶了娘子,可新娘子進了門第二天就跑了,男方家為了娶親,花了兩吊錢,連那姑娘手都沒摸到,那女人就不知道跑哪兒去了。”
楊氏聽得直皺眉頭,又問道:“可是那後生,有什麼毛病?”
不然為何好端端的娶了媳婦兒,新媳婦兒就跑了!這可說不過去啊!
“那年輕人說是身體壯實得很,哪有什麼毛病。是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