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禮進國子監後學生們的改變,自慚形穢,“還是譚祭酒豁達。”
“譚某也是教子有感。”幾個兒子性格大相徑庭,但骨子裡的善良卻是相通的,若學生們都如此,不失為件好事,他話題回到文章上,“這幾篇文章各有特色,言辭犀利,針砭時弊,但字裡行間透著警醒反思,有心了啊。”
田先生再看,確實如譚盛禮所說,措辭南轅北轍,但有相通的地方,那份對貪官汙吏的厭惡應該會警醒他們克己復禮,以免長成自己厭惡的人吧。
他站起身,拱手彎腰,“田某慚愧。”
這句愧疚,不僅僅是自己過去輕視譚盛禮的種種行徑,還有對學生們的誤會,以前兩人沒有推心置腹的聊過天,田先生覺得自己錯看了譚盛禮,譚盛禮輕科舉不是故作清高,而是想創造百家爭鳴唯善唯孝相通的局面,論格局,他自嘆不如。
“日後若有需要田某幫忙的地方,還望譚祭酒直言。”人心複雜,譚盛禮早先雖然找過他說國子監的事兒,不過那時自己態度漫不經心,譚盛禮該是察覺自己不甚關心而有所保留吧。
譚盛禮拱手,“多謝。”
“都是為學生談何感謝。”見譚盛禮神色真摯,田先生愈發慚愧,回去後又仔細讀了遍這些文章,將其中兩人叫到跟前問了幾句,真是讓譚盛禮猜中了,比起做官,兩人更喜歡做只閒雲野鶴,像古人四處遊歷,寫盡祖國大好山河,他沒有罵他們胸無大志,而是告誡他們好好讀書,讀書明理,無論想做什麼,都得先讀書。
Loading...
未載入完,嘗試【重新整理】or【退出閱讀模式】or【關閉廣告遮蔽】。
嘗試更換【Firefox瀏覽器】or【Edge瀏覽器】開啟多多收藏!
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,可以切換電信、聯通、Wifi。
收藏網址:www.ebook8.cc
(>人<;)